這問題牽涉的範圍很廣,但是很多病人很常問,
因為一廂情願以為開完刀就什麼痛都不見了,
所以在一發現有脊椎問題就馬上決定開刀!!
其實,如果能夠對疾病本身的特性多一番了解,
再來決定如何處理,往往才是正確的處理態度,也才會達到治療目的。
我是神經外科醫師,照道理應該要多鼓勵病患開刀,
然而在開很多脊椎刀之後,才真正曉得,
有很多的原始病況以及因素會左右開刀後的效果。
也就是,並不是在開完刀,甚麼病痛都不見了!
診所常有因為在其他醫院建議要開刀而來尋求意見的,
但我通常會先進行分析,再回答他們,開刀到底會不會比較好。
無可諱言,開刀是個很直接的治療方式,
可以有效的解除壓迫,
但有為數不少的解除壓迫是暫時的,
想要能全面解決疼痛問題倒真還是個問號!
儘管是知名大師依然不得不承認,
開完刀,不可能完全不痛
手術前的病症評估是不是夠詳盡,決定了一大半能否改善脊椎疼痛的效果!
從臨床表現以及影像檢查中,
通常可以找出造成疼痛的原因,
一旦找到了,接下來就是好好開這個刀,
之前曾經為文寫過:
現行最常見的減少疼痛的脊椎手術方式,是熟練的微創式刀法,
當然這期間藏有一個先天的因素就是-
醫師到底是不是用微創刀法!!
如果是,接著是手術中所使用的醫材,這跟手術結果也很有關係。
現行醫材很多樣,也很多推陳出新的種類,
最重要的是從這些當中找出耐用又適合病人的來用,
當然,手術也不是醫師單方面的因素...
舉凡:手術與麻醉團隊之間的配合度與熟練度,手術環境的乾淨無菌...等
也是同等的重要。
以上,已經決定至少九成以上的手術結果,
剩下的,就是病人的問題。
包括病人原本的體質或疾病會不會影響手術後的恢復,
手術後有沒有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好自我照顧跟穿戴背架,以及做好傷口照顧....這些零零總總的一堆因素
看來脊椎開刀,確實不簡單!
再來看看一些數據,
用"經過完美的脊椎手術之後,到底有多少人還會痛"當關鍵字,
來找尋專業的醫學文獻,
在熟練的傷口小手腳快的微創手術之後,
經過若干年之後的追蹤,
70%的手術後病人覺得改善很多、
18%偶爾還是會出現原來的痛、
12%則會覺得完全沒有改善!
(Sencer A et.al, 2014)
這份數據的結果很接近臨床所看到的比例,
因此,
選擇開刀治療的病人必須是真的有開刀需要的,
這樣子開刀治療的效果才會好!
在下達建議開刀的指示之前,
有多少資料可以用來評估開完刀的減痛效果呢?
這個答案需要醫師專業的感覺跟判斷之外,
還有病人自己的症狀表現跟影像檢查結果。
很多時候會看到手術之後的影像或相關檢查是相當完美的手術,
病人仍然會覺得痛,這種時候心理層面的因素也不能忽略,
也就是所謂的疼痛記憶,這情況比較麻煩,
要用很多不同的治療方法,花很多時間來進行,
這時候進行疼痛治療,是個很好的解決方式,
當然,就是要耐心!
另外,其他潛在的病患恢復相關條件~
像是體力、活動度以及身體原本的內科疾病....等等,也會跟恢復快慢有關
以上,是一點淺見,也提供眾多有疑惑的病人一點解答。
解決脊椎疼痛的方法,
我們談了很多,
診所專精的影像導引介入性治療、高頻熱凝療法
都慢慢地被一一提及說明~
接下來的文章會開始探討一些其他治療方式,
在專家的眼中的治療效果到底如何!